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西北面,距茨坪36公里。井冈山斗争期间,茅坪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和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指挥中心。同时,红军的后方留守处、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勤机构也设立于此。在这里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该地现存革命旧址20多处,八角楼毛泽东旧居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次。
八角楼是茅坪村谢氏慎公祠后面的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层楼,因为楼房里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所以当地群众都习惯称这栋房子为八角楼。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经常在这里居住和办公,并在这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在这两篇著作中,毛泽东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任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阐述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从而坚定了边界军民对敌斗争的必胜信心,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同时,朱德、陈毅、谭震林等也经常在这里办公和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