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革命红嫂纪念馆
来源:沂蒙革命红嫂纪念馆 发表时间:2020/4/9 20:02:59
前天我和单位全体人员一起走进了“红嫂”的故乡,参观了包括红嫂的原型、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在内的拥有12个展馆、24个展室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这个规模不小的纪念馆,就位于朴素的沂南县,马牧池乡的常山村。 1960年,作家刘知侠根据聋哑妇女明德英乳汁救八路军伤员的事迹,创作了小说《红嫂》,后来又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基于此,可能有人会问:红嫂不就是明德英吗?怎么会有那么多展馆?要知道:在抗战时期,沂蒙山的妇女爱国、爱家,拥军、支前,涌现出来的“红嫂”绝不仅仅是一个明德英,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些展馆里展现的就是千千万万个革命的“红嫂”,是一组沂蒙妇女的群雕像。 据资料记载:在整个抗战时期,沂蒙山有15.5万余名妇女掩护和救助了9.4万余名军人和抗战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她们摊煎饼、做军鞋,在烈火硝烟中用乳汁救伤员、宁可舍弃亲生孩子也要抚养照顾好革命后代、用柔弱的肩膀顶起抗战的桥梁……。那种感天动地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我国抗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伟大女性何止千万。在展馆介绍的杰出妇女中,有急中生智用自己的乳汁救伤员的聋哑妇女明德英,有创办“战地托儿所”养育了40多名革命后代、不惜用生命保护省委革命刊物《联合会刊》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有“我为亲人熬鸡汤”的祖秀莲,有带领姐妹们跳进冰冷河水中用肩膀为部队架起“火线桥”的李桂芳,有从抗战时期起直至解放以后一直为子弟兵做好事的“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等等,这样的“红嫂”遍及沂蒙。 小山村里的主要街巷上的每一个院落就是一个展馆,除了那些在平凡中做出惊天壮举的沂蒙红嫂们的展馆外,这里还有“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支前妇救会实景展”等特色展馆。我们在“《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的院子里一起高唱《跟着共产党走》的革命歌曲,在“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院子里阅览将帅们饱含深情的题词。 参观“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使我们对沂蒙红嫂们当年“最后一把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的革命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有了更加细致的感悟和体会。


上一篇: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下一篇: 山东省政府纪念馆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