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详细资料 >
详细资料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来源:上海基地 发表时间:2020/4/9 19:34:12

    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来到了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四行仓库是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资料记载它占地约0.3公顷,建于1931年,原是金城、中南、大陆及盐业银行的联合仓库,统称四行仓库。该仓库之所以闻名中外是因为1937年10月26日发生在那里的一场彰显民族气节的保卫战,当时担任撤退掩护任务的中国军队在那里英勇抗击日寇的疯狂进攻整整四昼夜、振奋了抗日精神,这群坚守仓库的勇士被称为“八百壮士”。

  9月初的上海依然十分炎热,但大批参观人群的心更热,纪念馆还未开门,人们便已在门口排起长队、急切地等待入馆参观;而一走进纪念馆大门,大家便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驻足凝视眼前一幅巨大的谢晋元家书。家书写道:晋元家书。家书写道:

  “巧英吾妻爱鉴:日内即将率部进入沪凇参战,特修寸笺以慰远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孙无噍类矣。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而军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复门哀祚薄,亲者丁稀,我心非铁石,能无眷然呼!但职责所在,为国当不能顾家也。老亲之慰奉,儿女之教养,家务一切之措施,劳卿担负全责,庶免旅人之分心也……”
谢晋元是当年率领壮士抗击日寇的中国军队将领。这位爱国将领的童年在中国的辛亥革命时期,随后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为他提供了爱国思想启蒙,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反帝、反军阀和反卖国贼的新青年。青年时代的谢晋元立志要身体力行地为中华民族而奋斗。1925年,谢晋元在声援“五卅运动”的过程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目睹周恩来亲自组织黄埔军校学生参加示威游行,于是他毅然决心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先入步兵科、后转政治科,经常聆听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与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的革命思想。当时,谢晋元曾赋从戎诗一首:“河山破碎实堪伤,休作庸夫恋故乡。投笔愿从班定远,千古青史尚留芳”。1926年,谢晋元参加了北伐,英勇善战、建立奇功。1932年,我国东三省已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加紧对上海的进攻。“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当时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而已任十九路军营长的谢晋元更是对日寇的野蛮侵略义愤填膺,他与官兵们一起抗敌一个多月,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纪念馆序厅入口的谢晋元家书出自5年后的淞沪抗战时期,这封充满爱国牺牲情怀的家书仿佛打开了一本沉重的历史教科书,让人瞬间回到了1937年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序厅侧墙上刻有习总书记的讲话,指出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前言部分则赞誉八百壮士“捐洒热血,浩气长存”。

纪念馆的第一、第二部分与序厅同在仓库一楼。第一部分是“血鏖淞沪”,阐述了日本侵华与中国全民族走向抗战的历史背景。展出物中,当年参战的中国军队88师证章、八一三淞沪负伤纪念章、汉阳造步枪刺刀和中国士兵头戴的M35德式钢盔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部分叫“坚守四行”,详述当时中国军队88师262旅524团1营谢晋元率壮士抗击日寇的事迹。此处展出了一些沙袋和战斗全景模型,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史料记载:“八·一三”爆发后,谢晋元又一次站在了抗敌第一线。10月25日,我大场阵地被日军突破,为掩护大军西撤,谢晋元率本部断后,誓死坚守四行仓库。而此时的仓库之西、北两侧均已被日寇占领,而东、南两方则是公共租界,四行仓库俨然成为一个孤岛。但谢晋元要求全体官兵抱定必死决心,他激励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 为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号称仓库中国守军有800人;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中记述“加强营仍用团番号,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
  为还原当时中国守军与日寇奋战的场景,纪念馆制作了不少仿真蜡像,如团附(即谢晋元)训话、构筑掩体、临危受命、就地取材、夜袭仓库、浴血奋战、伤员救护、同写遗书等,还有一组蜡像叫“舍生取义”,表现的是一名中国士兵与日寇同归于尽的事迹。

据记载,当年10月28日敌寇潜入仓库底层企图爆破。危机关头,敢死队战士陈树生身缚手榴弹从仓库五楼跃入敌丛、与日寇同归于尽。场景还原就设立在当年激战的实际地点,面对逼真的战斗场面和英雄赴死的壮烈场景,每一位参观者都为之动容。这一天,恼羞成怒的日军向四行仓库密集射击、并发射毒瓦斯弹。然而中国军队坚守仓库、毫不退缩,直到10月30日晚当局命令守军撤退。
   而中国民众也积极为中国守军助威和捐赠,其中就有著名的童子军杨慧敏游过苏州河给八百壮士送国旗的故事。对于人民的支授,谢晋元十分感动,他说:“我们决不辜负同胞们的期望,即使打剩最后的一兵一卒,流尽最后的一滴血,也要与敌人拼到底,宁死也决不丢失中华民族的气节”。他命令在四行仓库楼顶升起国旗,当时在租界观战的民众欢声雷动,大家齐声高呼“中华民族万岁!抗战必胜!”等口号。著名剧作家田汉、陈白尘据此创作了舞台剧《八百壮士》,八百壮士之歌响彻中华大地。
  八百壮士浴血战斗的事迹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国际舆论也大力赞颂中国军队的英勇牺牲精神,有外籍友人特意投书《泰晤士报》,称颂八百壮士“为人道而战,为文明而战,为和平而战。” 
  走出纪念馆,笔者来到了当年激烈战斗的四行仓库旧墙外。那里已建成“晋元纪念广场”。抬头仰望,靠苏州河一侧一片绿色,象征着生命的美好;而当年抗击日寇的西立面则保留了原貌,墙上弹孔清晰可见;阳光从墙顶照下,打在了“纪念”二个大字上,闪闪发光;而广场后面弹孔累累的四行仓库则傲然屹立,向过往的人们叙述着历史的沧桑、描绘着未来的希望。


  



瑞金市红五星文化交流中心 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660号-1
赣公网安备36078102000137号
固话:4009158949 传真:0797-8262820
羽江老师:13197974887(微信同号) 邮箱:317473232@QQ.com